金汇不锈-做中国金汇,创百年伟业

中国冶金报:7.5——在低增速中寻求高质量发展

2012-3-13发布人:admin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7.5%。这是2005年以来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告别“保八”时代,是政府力促经济转型的重要信号。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7.5%),主要是要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多年来,钢铁行业在GDP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产量效益”。长期以来,钢铁行业已经习惯了在“量”上做文章,调控讲大小、发展讲多少、调整结构讲扁长,很少讲质量、讲档次、讲产品升级。现在,经济总量增幅设定为7.5%,不管结果如何,国家已表明了要把着力点放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的决心。对钢铁行业来说,这是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的最有力的引导,也是实现钢铁强国必须具备的市场环境。

        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肯定对钢铁产量增长造成一定影响。钢铁企业需要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找到新亮点。“三化并举”可能成为钢铁行业不可忽视的大市场。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代表的发展方向,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钢铁行业指明的发展空间。

        在这其中,工业化使机械、汽车、家电、造船、海工、油气等各行业用钢标准不断提升,城镇化使以建筑钢材为代表的量大面广的钢材产品升级提上了日程,尤其是高强度钢筋的推广在过去一年的发展速度尤为可观。而今年的报告中重点提到的农业现代化,也将对钢铁产品的质量提升提出新的要求。

        以农机行业为例, 2011年我国农机化率是53%,到2015年要达60%以上。有一种的观点认为,农机用钢“数量大、技术含量低、是大路货”,这是历史的印记。实际上,过去用低档钢材制造农机的原由,主要是农机的制造成本和农民的购买力问题。现在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农机市场的基本情况是低端过剩,高端不足,高性能、高价值的农机仍要依靠进口。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必将使高端农机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引发的农机用钢的升级应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